任承水老人来自山东邹城,他是1984年老山战役中首位阵亡烈士任泉伟的父亲。任泉伟英勇牺牲,成为了许多家庭悲痛和国家英雄的象征。任承水虽然已经88岁高龄,但一直渴望能够亲眼看到儿子的墓碑。2018年,终于在他多年的坚持与努力下,带着妻子未竟的心愿,他来到了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,亲自瞻仰了埋葬儿子的墓地。
自儿子任泉伟英勇牺牲并安葬在麻栗坡烈士陵园后,任承水和他的妻子一直心怀一个愿望:能够亲自去儿子的墓前看一眼。然而,经济上的困境让这一心愿始终未能实现。尽管如此,老人和妻子始终没有放弃对儿子的思念与期盼。直到妻子去世后,这个未竟的愿望成了任承水心中永远的痛。为了筹集路费,老人多年捡拾废品,终于在2018年实现了自己的心愿,亲自踏上了前往云南的旅程。
展开剩余79%1979年,随着我军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取得胜利,我方陆续撤出越南。然而,越南却在国际煽动下,忘恩负义,不仅没有反省,反而不断在边境挑起事端,侵占中国领土。1984年,我军为收复老山而发起战斗,正是在这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,任泉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保家卫国的战场。
任泉伟出生在山东的抗战老区,这里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怀。山东的地雷战在抗战时期声名远扬,令侵略者闻风丧胆。这片土地也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,如铁道英雄洪振海、抗战英雄王耀武等。任泉伟生长在这样一片英雄辈出的土地上,耳濡目染下,他从小立下了保家卫国的誓言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任泉伟终于穿上了军装,成为一名英勇的战士。
然而,他的入伍并非一帆风顺。面对即将上前线的风险,许多家庭选择为儿子安排婚事,希望儿子能够成家立业,留下后代。但任泉伟毅然决然地选择为国家赴汤蹈火,保卫家园。尽管父母心中充满不舍,但他们深知,国家危难时,保家卫国是每个有志青年应尽的责任。最终,父母含泪送别了任泉伟,深情叮嘱他保重身体。
任泉伟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后,正式加入了35207部队的74分队。1984年4月,战斗打响,74分队作为主要作战力量前往老山,开始了紧张的战斗。在激烈的前线,任泉伟勇敢冲在最前线,展现出训练有素的英勇。最终,命运无情,任泉伟被一颗炮弹击中,腿动脉被炸破,鲜血喷涌而出。在战场上,这位英勇的年轻战士倒下了。母亲的心碎、父亲的隐忍,成了无尽的痛。
母亲难以想象亲手送走的儿子,竟会在几个月后永远离开。而作为父亲的任承水,他不得不把所有的悲痛深埋在心里,默默承受着失去儿子的痛苦。尤其是小儿子还年幼,而妻子健康状况不好,他必须坚强地支撑起这个家。尽管如此,任承水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家庭责任,然而,妻子最终也因悲痛而去世。面对丧子之痛,任承水心如刀割,却依旧没有向外人透露半分伤痛。
妻子去世时,任承水答应她要去看儿子的墓。然而,从山东到云南,路途遥远,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为了维持家庭,他几乎把所有的钱都用在了照顾小儿子的生活上。虽然国家定期发放烈士遗属补助,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,任承水并未申请额外补助。对于他来说,个人的困苦与失落不值一提,国家已经给予了足够的帮助。他宁愿自己艰难度日,也不愿意给国家添麻烦。
随着时光流逝,任承水依然在捡拾废品,艰难生活。然而,他每一次梦中,都会想象自己有一天能够亲自去云南,看看儿子。终于,2018年,在快90岁时,任承水老人完成了这个多年未解的心愿。他经过34年的艰辛努力,终于站在了儿子的墓前,摸着冰冷的墓碑,泪水从眼角滑落。他低声对儿子说,泉伟,你死得值,正是因为你们,今天的中国才得以安宁与繁荣。母亲虽然不在,但父亲终于完成了你母亲的心愿,来到了你的墓前。即使这次再也见不到你,爸爸心里依然充满对你的思念。
每一位战士的背后,都是父母亲的疼爱与牵挂。正是他们为了国家,舍弃了自己的生命与家庭,成就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定。我们应当永远铭记他们的英勇与牺牲,为他们致敬。
发布于:天津市迎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